Leave a comment

连载|《石刻传奇》之茶楼相会(11)

十一 茶楼相会

眼瞧着曾传玉笔不停顿、一气呵成的画作,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片叫好声。张伯元更是激动万分,他小心翼翼地揭起墨汁未干的“出山虎”,亮给同来的生意朋友们欣赏,一边感叹不己:“惟楚有材,真的是惟楚有材呀!”

“元公,这头老虎怎么皱起了眉毛?”一位长须的中年生意人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他指着画中的老虎头惊奇地说。

果不其然,众人仔细一瞧,可不是嘛?这头出山虎的前爪搭在巨石上,眉头微蹙,将个前额中的“王”字都挤得变了形,显出一副狐疑的神色。

老虎也会狐疑?在人们的印象中,老虎是不可一世的山中王,它还会有“一步三惊”的狐疑之态?

“人说安庆人有文化,我看也稀松平常。”正在围观者议论纷纷之际,人群外一个脆脆的声音响起,“没有狐疑,何来王中王?”

曾传玉闻声一瞧,只见一个公子模样的人分开人群翩翩而来,晶莹的目光盯注着曾传玉的眼睛。怎么会是他?这位公子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自从在三河镇附近碰过面后,这位公子便仿佛消失了般,无影无踪了。当然,因着战争的缘故,曾传玉也不会因着自己对艺术的爱好,而去满天下打听这位公子的下落。

不过,在此时此地遇到这位公子,曾传玉仍然显得瞠目结舌。只见那位公子款款走近方桌,将手里提着的一个沉甸甸的小布袋往方桌上一放,眼睛里闪现出一种异样的光泽,对一脸惊诧的曾传玉软和地道:“大哥,给我画十幅,十天后我派人来取。”说完,又悄然飘走了。

不用说,那小布袋里是银两。有了银两,还怕买不到粮食?曾传玉望着公子远去的背影,从心底深处感谢这位公子的临危解难之举。突然,他想起自己没有问公子的姓氏,连追问:“画好后,怎么给你?”

那人头也没回:“你穿着朝廷官服换粮,还怕你跑了不成?我会来找你的。”说完后,便消失在看热闹的人丛中。

对于那位公子的订画,曾传玉不过几天的功夫便将画作准备好了,可等待却让他焦心不已。十天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眨眼间半个月又过去了,可那位约定来取画的公子却了无音讯。

那布袋内的银两他自然不能动用。虽然曾传玉也很需要银子贴补日常开支,朝廷欠饷,军中哪一位官兵不是穷的叮当响。谢冬梅自从来到军中就一直帮自己洗衣浆衫,为了补贴曾传玉的伙食,冬梅将母亲留给她的银项链、玉手镯全部送进了当铺,他也很需要一些银两去把冬梅的首饰赎回来。曾传玉内心里一直很抱歉,但他硬挺着,没动;湘军在前线浴血奋战,急需钱来购粮,而且前线的催款催粮的飞檄仍然不断,但他咬咬牙,没动。因为,文人的心性让他不能这么做。

就在曾传玉念及买画人之际,不知在安庆城总督衙门后面的一个小巷子里,有着一个不起眼的小四合院,前不久住进一群神秘之人。

城围之后,整个偌大的安庆城已近乎残破,即使是气派宏大的英王府也不例外。这个尚保留原状的小四合院,实属不多。更怪的是,说它是官府,却又并无官员出入,院门极少开。说它不是官府,却又在门外站着四个持枪、拎刀的清兵,一般人员很难近前。如遇有人纠缠,便有总督衙门的兵将前来护卫。

这个小四合院里到底住着什么人?

这里住着一个自称为“敏公子”的一家旗人。眼下,她正在院内一棵巨大的槐树下漫步。院内的几个墙角处,钉子似的站着几个兵勇。

这“敏公子”究竟有何来路?住所是那样的戒备森严,出入还有内卫府的护卫相随,只有皇亲国戚或王公大臣才可能有如此严密的护卫等级。

战争时期紫禁城皇宫里的一王公大臣或皇亲国戚,怎么会在安庆城出现?安庆的老百姓关注着这住宅里神秘的“敏公子”。而这位“敏公子”又盯着曾国荃的湘军。

十来天前,“敏公子”突然听到手下的人递来街上传言,说是有一个湘军官员要在裕泰茶楼处卖画。

“将军卖画成何体统?”有人向端庆王爷告状。什么原因促使一位湘军官员卖画?是贪官敛财,还是在这国难当头之际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好奇心驱使着“敏公子”随着瞧热闹的人过来了。当她看到以画换粮的人正是自己在三河镇附近所见识的那位湘军官员时,这位看破人间尘世的“敏公子”,突然觉得心底深处一个什么东西给拨动了。尤其是那双似乎会说话的眼睛,让她怦然心动。此次重逢见面,她忽然感觉对方的那双眼睛里开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能够瞧见热情洋溢的灵魂在浮动,给人的感觉是既有女性的灵气,又有男子汉的刚毅。更为称奇的是较之灵动的眼睛,他还有灵巧的手,泼墨之处,却是天工造物般的猛虎。灵动与粗犷,竟然如此和谐地集于一身。

瞧着,瞧着,不知是想帮他一把,还是想感激他对朝廷的帮助,“敏公子”便不由自主上前去订下了大额的画单。可此刻,临近取画的日期,却又犹豫了,是去,还是不去?

按理说,自己特殊的身份不宜与朝廷的官员直接来往,但一向独立特行惯了的她,深深被曾传玉才华横溢所打动,以至于难以自控。

就在“敏公子”左右为难之际,一个她派去外面了解情况的亲兵走了过来,凑近敏格格的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什么。格格脸上像是川剧中的变脸,瞬息间变幻万千。由于变色太快,没有人注意到“敏公子”的心情剧烈变化,只是留意到她快速回到了自己的房里,久久未见出来。

待到“敏公子”走出房门,已是第二天的上午时分。她的几个亲兵正准备陪“敏公子”出去。不料,“敏公子”却又停住了脚步,对其中一个名叫阿其木的大胡子说了几句什么,自己返身回了屋子。

这天,曾传玉正在房里欣赏着谢冬梅已然绣好的《猛虎图》。在当地“针神”称号的谢氏手下,《猛虎图》被绣得栩栩如生,更让人叫绝的是,被绣的狮虎似乎是立体的,全身的毛发仿佛耸立起来,显出一种兽王特有的不怒自威神态,这种绣技是当地所罕见的。

原来,谢冬梅在接到这幅《猛虎图》时,便一直用心思考,怎样才能保存永恒,结合当地的绣艺,她自创了一种毛针的方式,使得狮虎的毛发耸立,呈现不可一世的威风。

……

正在曾传玉面对《猛虎图》百般感慨之际,一个下人走进了门来,通报那位订画的公子来人拿货了。

曾传玉闻声而起。他放下手里正在欣赏的《猛虎图》,将它小心地收藏到木盒子里,这才吩咐道:“快快有请。”

不料,闻声进门的并非那位公子,而是三河镇时替公子开路的那位络腮胡的八旗兵。听他自报家门,叫阿其木。

曾传玉不禁一怔。那天在裕泰茶楼卖画时,他还以为那位公子也是自己的同道,非常爱好书画,要不,谁会下这么大的订金来要画?要知道,在战乱兵灾的年代,那些金银是可以养活很多人的。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么大一单订货,却是派了一个兵爷来取。那位敏公子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怎么也猜不透。

瞧见曾传玉一脸的惊诧,阿其木连忙解释说,本来公子准备前来的,临时被一件棘手的事拖住了脚。其实,阿其木自己也没有弄清,为何公子在临行前突然变了卦,只是交给他一个包裹,说:“你去就行了,收了画,将这个东西交给那位画师。”

阿其木收点了画后,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物件递给曾传玉,说:“这是我家公子特意吩咐送给你的,说是对你有用。”

送走阿其木,曾传玉这才小心地打开包裹。一瞧之下,不觉大吃一惊:原来,包裹里的物件正是自己在三河镇时令自己心动的那件绣花服装——骑袍。这位公子倒底是何方神圣?

下期关注:平定哗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