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典当《荷鹤图》
踏进曾家大屋的院内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虽然连续几天忙于联络,可曾纪生一点也不觉得累,反倒感觉浑身都是劲,他脚不停步地直奔父亲的住房而去。
走进父亲的住房,曾纪生大吃一惊,房里进贼了?要不,房里的东西怎么这么乱,屋里大木柜里的物件大部分都摊在了床上,立柜内的抽屉也摆放在地上,厚重的被子和冬天的棉袄则堆放在抽屉上。父亲正在费劲地搬挪着一个小柜,似乎在寻找什么,母亲谢冬梅则垂手而泣,茫然不知所措。
从母亲那不连贯的讲述中,曾纪生好不容易才听明白,原来,家里并没有进贼,父亲正在寻找一幅旧的湘绣品。
一听是旧的湘绣品,曾纪生马上意识到,父亲是在寻找堪称家传珍宝的绣画《荷鹤图》。
果然,湘绣《荷鹤图》终于在一个紫檀木的盒子里找到了。兴奋不已的曾传玉抖开锦绸包裹的《荷鹤图》,由于保存极好,那画面仍然十分鲜艳亮目。
在曾纪生的印象中,《荷鹤图》是父亲一生中的宝贝,只是他不明白父亲为何此时忽然急急地要找《荷鹤图》干什么?
看到儿子眼中的疑惑,曾传玉说到,“你将这幅湘绣《荷鹤图》放到当铺去,兑点资金作盘缠。”
“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呀!”曾纪生只觉得心底深处一股热流直欲往眼眶外冲去,他好不容易才压住。
“拿去,这幅湘绣《荷鹤图》抵押一万大洋是没有问题的。”曾传玉语气十分坚定,不容商议。
第二天,长沙“瑞华”当铺门前,来了一位手抱紫檀盒的身穿长布袍的人,慢步跨过了高高的门槛,步入店铺。此人正是曾纪生,今天一大早,他便急如星火地乘船赶到长沙。
清代前期,湖南典当业十分繁盛,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长沙始有当铺,到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湖南有当铺136家,到晚清光绪年间发展到201家,居全国第六位。地处潮宗街的“瑞华”当铺正是长沙最大的一个。作为长沙“第一当”的刘掌柜,自然不会坐在当铺前台,他正在后面的账房里,一边喝着香茗,一边翘着二郎腿哼着花鼓戏曲调。而前面高高的柜台前,是几个小伙计在窗口接待着前来典当的人。
因铺门刚开,生意还不是很多,几个小伙计正在高柜台的窗口后面扯着趣闻。见曾纪生一人进来,几个小伙计连忙出声打招呼:“老板早,有什么宝贝来典当?”
曾纪生不出声地将紫檀盒递了上去。接盒的小伙计见是如此贵重的紫檀木所做的盒子,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将盒盖打开来,一瞧之下,不由得抿嘴一笑。他还以为紫檀木盒里的物品不是宝石,便是珍珠项链,这才异常小心地轻轻打开盒盖,不料想里面竟然放着一幅时常见到的湘绣。不过,他还是习惯性的问道:“老板,当多少?”
“一万!”曾纪生话音不高,却吓了伙计一跳。
“多少?”那个问话的小伙计似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加补了一句,“一万铜板?!”
“不!一万大洋。”曾纪生抬起头来。
“什么,这样的货值得一万大洋?”那个小伙计不由得咧嘴一笑,“你这位老板,不是瞌睡未醒吧。不就一幅湘绣?你明早来,我给你一千大洋一幅的湘绣,可成?”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好吧,你将湘绣还给我。”曾纪生不怒反笑,“我就不信长沙城都是你这样不识货的当铺。”
听着这边柜台前的争论,坐在高高柜台后面的账房先生止住了正要将紫檀木盒递出去的小伙计,一边对曾纪生轻声地说:“老板请稍候,待我问过掌柜的后,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说着,便匆匆地捧着紫檀木盒往后面去了。不过二十分钟,那个帐房先生又捧着紫檀木盒走了出来,态度突然变得非常的恭敬:“老板,我们掌柜的说了,您的这个货品可以当两万大洋,您看……”
“不啦,就当一万大洋。”曾纪生心里快捷盘算了一下说,“三个月后我会带着钱来赎当的。”
下期关注: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