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刺绣
【湖南日报】2014年12月29日第三版报道
本报记者 文热心
老手艺,乡愁的一种重要元素。
老手艺,曾是民间生产形式,也是民间生活保障,像“布帛菽粟”一样,人们不可离开它。
现在,老手艺离人们渐行渐远了。于是,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保护老手艺(工艺),因为它们是文化财富。然而,在湖南日报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工艺美术家协会开展的“寻访‘三古一老’”活动中,记者更感受到,老手艺既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也是一笔巨额的物质财富。
打铁
1、老手艺也是物质财富
在常德蒿子港,“崩崩、当当”的弹花声,“叮叮、咚咚”的打铁声,声音中产生的是冬天取暖的棉被,是生产用的锄、耙和生活用的刀、铲;在桃花源里,看桃源工传人凿木成画,联想的是古建筑上的装饰品;在郴州银城旁,观赏银器打造,在湘西苗村侗寨看蜡染、侗锦制作,自然会想到美化生活的饰物。
人类的生产生活导致了老手艺的产生,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又催生出“三百六十行”。《民俗衡东》总结了当地手艺种类——“九工十八匠”,并解释说:“九工十八匠是传统行业的概括约称,是‘三百六十行’的缩影和精华,根据地方的习俗不同而又有不同说法”。书中说:“九工为裁缝工、剃头工、裱画工、阉猪工、纸马工、礧子工、打鱼工、艄公;十八匠则是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砖匠、木匠、窑匠、石匠、机匠、弹匠、油匠、漆匠、染匠、铸匠、篾匠、皮匠。”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由一“匠”演化出更多的匠来;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个行当与另一行当“嫁接”,会演化更多的新行当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本来的“工”上升为技,然后又上升为艺。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老手艺无论是其创造的产品,还是它的本身,都是用来交换的——买与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手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财富。
桃源工木雕
2、受冲击仍然顽强存在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逐步高涨,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正在迅速消失。”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长戴兆林对此心情沉重。
他以人类最基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衣”为例说,在自耕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男耕女织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分工。但“织”,也只是搓麻纺纱而已,真正织成布匹还得靠机匠。那时的农村一片“机杼声”。随着西方的工业化成果之一的“洋布”进入中国,乡村的机杼声渐渐地弱微下来。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纺纱的摇车、织布的木机,已被传统农耕文化爱好者作为古董,收藏在自家的“博物室”里。
纺织
尽管如此,老手艺仍然顽强地生存着,甚至发展着。他“盘点”说,如刺绣、陶瓷、雕塑、制伞,有的甚至成为一种产业。湘潭县石鼓镇可称为“油纸伞之乡”,现在做成品伞的14家,做半成品(伞骨)的12家,“伞匠”——从业人员有2000多。这就说明,尽管现代大机器工业生产的折叠伞“统治”着伞业,而散发出“桐香竹韵”的油纸伞仍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
他的结论是,老手艺还有其生存的土壤,现代化生产不可能完全取代老手艺。
泥雕
3、是趋势但绝不能放任
辩证地说,老手艺的消失,是时代进步使然,但随着老手艺的消失,许多绝活、绝技消失了。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造几百米高的摩天大楼,可建造三四层楼房子不用一颗铁钉的木工绝技失传了。记者曾为城步新建的风雨桥不用一颗铁钉而兴奋,可人们告之,主持者是一位广西的建筑大师,这座桥是他收官之作。
绝活、绝技的消失实质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消失。算盘是中华民族的“计算机”,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算盘消失,奇人奇技消失,做算盘的工匠消失,中国优秀的计算文化也随之失传。
“走向现代化不能抛弃传统,要强调文化的多元化。”面对现代化的浪潮,现代人得承担起保护传统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应该看到,老手(工)艺的消失还有人们不主动寻找市场、开发市场的原因。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传统手(工)艺企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就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战略举措。
油纸伞
4、产业化是保护的好路径
这些年,各地都在建立“非遗”保护名录,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将那些具有特色、面临生存困境的老手艺进行保护,这无疑是一种抢救性措施。
在许多旅游景点,人们会发现剪纸、棕编等行当“助阵”。这种“搭便车”的做法,既向社会展示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了老手(工)艺的经济价值,不失一种保护的有效措施。
戴兆林的观点是,最好的保护措施是产业化。近些年,我省湘绣、陶瓷(指艺术瓷)、银饰等手(工)艺保护得很好,是因为产业兴旺。一个湖南湘绣城,凭“小工艺”,闯出了“大市场”,年产值30亿元,如此,还有必要为湘绣工艺传承担心么?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产业化是老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必由之路。
放眼湖南,可以走产业化之路的老手(工)艺还有哪些,商家可以凭着“商智”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