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3月03日7时30分 三湘都市报
刺绣行业,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专业市场,是产业没有市场,还是没有发展前景?用韩国商人林起大的话来回答,这两种解释都是错的。其实刺绣在全世界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族手工艺产品,全世界对于刺绣产品有着相当大的需求。同时中国包括湘绣在内的四大名绣也享誉世界,国内的产品需要市场,国外的市场需要品牌,正是这种相互的需求,才使得韩国人林起大看到了湘绣的美好发展前景。
2005年伊始,湘绣城二期工程动工在即,记者特地采访了林起大先生,林聊起了自己在中国寻梦12年的岁月,更谈到了对湘绣行业的真知灼见.
记者:对于湘绣城这样一个复合型的商业地产项目,你觉得要怎样做才能成功?
林起大:要做好湘绣市场,我和中国同行的想法都是:湘绣城应该是作为一个提高湘绣市场的产品来做,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房地产项目,我们想做的是一个长期的产业。房子的买卖只是短期行为,只有一次性利润,而做市场的招商,则可以保证湘绣城有长期的利润。与别的商业地产项目相比,湘绣城的不同之处是:生产企业做市场是新的特点。一个市场的成功,关键在于人气,人流、物流才能带来财流。有了生产企业进市场,首先保证人气可以起来了。
记者:你自己如何看待湘绣城?
林起大:湘绣城的市场是与众不同的。湘绣城作为一个产业看,它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在长沙也是不可能重复的。任何想重复这个项目都得考虑是否还有没有市场。
从产业定位上来看湘绣城,我认为湘绣是个文化产业(朝阳产业),这一点中国很多人曾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夕阳行业,对一个韩国人投入大把资金,来投入夕阳产业,很多人持悲观的观点。
我觉得应该从国际化的高度看待湘绣产业,湘绣作为一个产业看其实在国外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前几日,有西班牙的顾客(去年在星沙招商节上认识的,认识以后下了大把定单,但是没有办法完成)就又来联系我们要求下定单;又如湘绣以前在秘鲁是空白的,但通过星沙招商节上在网络上认识后,短短的二个月内,他们要我们提供2万件的单,这使得湘绣首次进入南美市场。这些事实说明,湘绣在国际上是大有发展的。
记者:去年曾有人说:湘绣城这本书读不懂?他们究竟是搞产业还是搞房产?搞房产为什么房产的销价只有680元/m2?你是怎样看的?
林起大:为什么会有这个价格,当初想的就是扶植这个产业。做这个产业,关键是培育这个市场。
这样培育该怎样做?比如:湘绣城对业内人士,对做湘绣服装的生产企业优惠(二年免租金)等,我们做的就是筑巢引凤,培育生产企业的生产力。与之相反的是,湘绣城门面达到了星沙最高价8800元/m2,这么高的价格就是想用价格的门槛,把炒作的(炒门面)的人关在门外,对生产商低价引入,把投机商高价挡住。
记者:听说你把湘绣城注册成了商标,为什么这样做?
林起大:这样做主要是想既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也打造湘绣城国际产业品牌。我们现在已经把″湘绣城″注册成为4大类,40小类的商标(把一个楼盘注册成商标,这在长沙还没有别的先例)。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一直认为湘绣城应该是一个产业链,而不仅仅是一个房地产项目或一个市场,这就好比金利来,原来是一个领带品牌,而现在是服装品牌。可以说,2000年的民族文化凝结在湘绣城上。湘绣城既是一个建筑,又是一个产品,一种文化。
记者:湘绣行业发展的着力点到底在哪里?比如说,湘绣城究竟怎么建?听说你们又有了新的调整。
林起大:我们原来的规划全部是市场(最初我们想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经过近一年的思考,后来把方案改了,(在遵循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现在,我所追求的是人文文化;是艺术价值,是合理的配置。现在这个方案的变化是:一个50亩土地范围的原规划13栋房子现调整为4栋房子——绣城花园。我主张给绿化一种享受,现在我们强调生产环境是否同样匹配人文文化,强调文化立业,文化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