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尾气治理应考虑路况、油品 侨联界委员–曾理连夜赶提案,建言尾气治理;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答疑

本报记者 谭旭燕 赵晶 长沙报道

“我刚买的车是国家免检车型,上牌时交警部门免检,是不是也要进行尾气强制检测?”对于这样的疑问,12月28日,长沙市环保局尾气中心主任蔡贤俊给出了明确答复:“出厂时已取得国家免检证明的车辆,上牌时无需进行尾气检测”。

机动车尾气强制检测的问题也得到了长沙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参加政协长沙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曾理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连夜写出了一份提案,在新旧车、低速载货车、路况和油品方面提出了自己对于环保的意见。

新车和旧车是否都要强制检测

曾理是侨联界委员,在国外生活过。对于环境的关注,她显得尤为敏感。

曾理认为,新车在出厂时已经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检测,“建议不要新车旧车一刀切,对新车旧车进行区分对待。”

对此,蔡贤俊表示,明年1月4日即将实施的机动车尾气强制检测并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目前大部分在售的轻型汽车都有国家免检证明,对于这样的车辆在注册上牌登记时无须进行尾气检测。”

“很多低速载货车辆为了降低运营成本,用的并不是品质很高的油,油不能充分燃烧,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曾理认为,这样的以运营为目的的车不应该免检。

蔡贤俊解释说,“在免检范围内的低速载货车辆主要是指那些不能进城的农用运输车。”长沙市禁摩以后,摩托车一律不准在市区内行驶,而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原四轮农用运输车)一般都不允许进主城区,只能在郊区和乡下农村行驶,交警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管控,加上其绝对保有量不是很大,对城市空气污染相对较小,因此,上述车型这次暂不纳入机动车尾气检测范围。

油品质量与排放标准为何不同步

曾理在提案里强调:“汽车尾气所产生的PM2.5主要是在交通堵塞时最为严重,并不是目前城市中PM2.5的最主要来源,而这也是由于路况造成的。”曾理提议,相关部门在治理车辆尾气的同时,也要注重改善道路交通。曾理还强调,“而不良的油品增加了发动机的不完全燃烧,极大的提高了化合物的产生数量,建议加大对油品的监督。”

在油品监督方面,蔡贤俊表示,油品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是一个地区性甚至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我国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执行轻型汽车国四排放标准,但相应的油品质量标准实施时间却推到2014年1月1日。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油品质量标准一直落后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究其根源首先在于原油质量,其次是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炼油企业一直拖延,油品供应不足。再次是生产高品质成品油会带动炼油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势必造成终端零售市场的涨价。如何进一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油品质量与排放标准同步运作,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平衡。

[声音]

12月28日下午,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云良就热点问题“强制检测机动车尾气”组织召开研讨会,法学院的老师们各抒己见。

意见一:应该公开检测成本

李沐(讲师):既然说收费是保本微利,那就应该把成本公开出来,最好是请专家论证费用的构成。我个人认为,老百姓并不是绝对反对收费,只是觉得过程老百姓没参与,费用标准又不清楚,说收就收,难以接受。

张宝(讲师):如果收费是合理的,可以要求公开成本,买设备花了多少钱,人工要多少钱,长沙有130多万的车,每个人几十元可以收多少钱,钱去哪了,这些都要公开。

意见二:应属于听证范围

徐靖(讲师):《湖南省价格听证目录》中虽然没有说这一项收费要举行听证,但是规定也说了,对未列入《湖南省价格听证目录》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商品和服务,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和调整价格时,认为确有必要的,也可以按照《湖南省定价目录》规定的定价权限组织听证。这次涉及上百万车主,应该属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商品和服务,应该要听证。      记者任文婧

新闻来源:潇湘晨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