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柳暗花明
肖小宝谅曾纪生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没想到他真还接了那200套椅披。他暗自在同行中讥笑道,“这个合约如果不违约赔款,才是天下怪事。”当他得知曾纪生通过王炳祥的撮合,软磨硬泡说服意大利客户增加了一个月期限,提高单价一成的消息后,心里更多的是后悔。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他知道如果能将增加的价格加在画工身上,多请点人不就行了。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办了一件蠢事,将到手的横财推给了曾纪生。
肖小宝想去找王炳祥大人,帮他重新要回这个订单,但又知道是自取其辱,只好自我解嘲地对随他参展的几位绣庄老板说:“咱们唱戏还不如看戏!”
肖小宝的随行管家也附和着说:“曾纪生这是饥不择食,不被这洋人赔垮才怪呢。”
张伯元听到这消息,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他看到了曾纪生的胆量和气魄。特别是当他知道通过重新谈判,迫使对方将单价提高以后,风趣地对曾纪生说:“你要感谢那位意大利客商,在此前没有上厕所。否则他直接找你签合同,你又有什么理由加价呢?”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赶货就要加价,这是我们的行规。”曾纪生洋洋自得解释说,“我们农村有句老话,一天睡九觉,工夫问手要。现在我们把睡觉的时间都用在赶产品上,价格自然要高。”
张伯元用劲拍了曾纪生的肩膀,笑骂道:“你小子还有这一手啊!你老爷子可没有你这么重的商人味道。”
曾纪生觉得张伯元的笑骂,实质是对自己的赞扬,他有些激动地对王炳祥说:“感谢王大人为我安排展位,更感谢您给我带来的意大利客户。这订货不管是赚是赔,我们芙蓉坊都做定了。并且一定会做好,让洋人看看我们的中国刺绣的功夫。”随后他将脸转向张伯元问道:“戴维尔先生今天会来展馆吗?我明天就要提前赶回湖南去安排,今天我想请张伯伯帮个忙。”
“帮什么忙?你尽管说!”张伯元回答说。
不待曾纪生回答,王炳祥就插嘴说:“你为张謇大人解了这么大的围,两百套意大利议会的椅披,那可是长了咱们大清国的脸呀!如果你有什么事需要朝廷帮忙,我可帮你递话。不过话说回来,你找张伯伯可算找对人了,在江宁城除了摘天上的星星,捞水中的月亮外,你张伯伯还没有办不成的事。”
“我想今天晚上请你们几位大人和长辈吃个便饭,不知道哪里最好,务必请各位赏光。”
“算了!你昨天不是还说这样的博览会受不了吗?”张伯元并不给曾纪生面子,当众揭出曾纪生早两天的牢骚话。
“此一时彼一时,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今天晚上是我做东请客,用意大利客人的银两付账。”曾纪生俏皮地拍了拍那用银票兑换来的五百两银锭,眉飞色舞,“如果没有这皮箱里的银锭,我回家的路费恐怕都要张伯伯您破费了。”
第二天上午,曾纪生早早来到展馆,将展台的湘绣全部送给了劝业会的相关官员。父亲的两幅心爱之作也分别送给了张伯元和戴维尔,自己落得个利落。从江宁城回到湖南长沙,然后又立即坐船回到铜官。
等曾纪生赶到曾家大屋时,却见父亲病躺在床上,母亲谢冬梅、妻子易玉莲正在床边侍候汤水。
见到儿子归来,曾传玉病情大为减轻,竟挺身坐了起来说:“你回来了?好,好啊!”
曾纪生接过母亲手里的药碗,给父亲喂下几口,这才说道:“这次真是大开眼界呀。”他一边说着南洋劝业会上的异闻趣事,一边观察着父亲的神态,直到在场人的心情随着这些趣事变得高兴起来后,他却在结尾处加补更让人喜出望外的事情,“这次南洋劝业会,我还带来了一个大的订单。一个叫意大利的国家在湘绣展位上订下了两百套中国画的湘绣椅披。”说着他变戏法似的从身上掏出一张银票递了过去。
“哇,五百两银票!”易玉莲眼尖。
“这还只是订金哩!”曾纪生得意地说。
曾传玉没有接银票,只是轻轻地问了一句:“多久交货?”
提到交货时间,曾纪生没有马上回答。他知道,四个月对于绘出中国山水画和刺绣两百套湘绣椅披,是太紧了,按惯例要六个月。可如今芙蓉坊与宏昌绣庄的竞争使得曾家大屋濒临绝境,这批来自意大利的订单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至少可以帮助暂时渡过资金难关。想到这里,曾纪生悄声补充道:“四个月,的确紧了一点,可只要我们抓紧一些,我想交货还是有可能的。”
“好了,我知道了。”曾传玉见儿子说话底气不足,他鼓起丹田之气大声道,“交待下去,我们都全力以赴,四个月一定要拿下。”说着,他起身下床,“笔墨备足,开工!”完了颤巍巍地向自己的书房走去。
下期关注:屯粮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