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湖南省民协【大美乡愁】寻找湖南最美“古村镇,老手艺”活动采编组,带你走进岳阳全妃巷,深入了解老手艺“岳州扇”。
【湖南日报】2014年8月19日第四版报道
本报记者 文热心 通讯员 曾理
大唐“岳州扇业”老总唐立新说,岳州扇就有这种魅力,谁沾上它,这个情结一辈子也解不开。
他的师傅李忠友就是一个。李忠友的人生在重振岳州扇的拼搏中悲壮谢幕,生命的最后光辉闪烁在制扇车间。
李忠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扇王。
他自幼就吃制扇这碗饭,学得、也创得一身绝技。拉“鼠眼”、剖“合青”篾、“油炸骨扇”等,样样熟稔。
拉“鼠眼”,除了他的师弟彭明华等少数几个人外,其他的都不如。剖“合青”篾,现在随着他的离世而失传。“油炸骨扇”,即将竹子龙骨先用滚菜籽油炸炸得焦黄的,既美观,也可以防虫防腐,至今就没几家掌握。
唐立新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其他扇厂也依样画葫芦,看起来也炸得像模像样,可一遇到天热,油就渗出来了——收油技术不过关。而只要李忠友稍加指点,问题就迎刃而解。
可李忠友又不仅仅是个靠绝技吃饭的人,而是岳州扇创牌者。是他,1958年带头办起了岳州扇厂。是他,采取“请进来、走出来”的办法,集各家所长,让岳州扇后来居上,成为全国三大名扇的头块品牌。纸扇自不用说,还有什么绢扇、骨扇、宫扇、帽扇、套扇、羽毛扇、轻便扇、香木扇、戏剧舞蹈扇等,都在他手里开发出来。他将岳州扇厂办得如日中天。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岳阳地区尚没有外事机构,可岳州扇厂的外事办却有20多人。岳阳伢妹子参加工作,政法、银行系统不是首选,而是岳州扇厂。
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制扇界,哪个不知李忠友?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全国制扇界竞争激烈,手段百出,有的仿制名牌,有的在制扇中大量引入机械加工元素,坚持纯手工操作的岳州扇厂显得不适,逐渐走向衰退。至1997年,岳州扇厂完全停止生产。
许多人离开了工厂,凭着掌握的制扇手艺外出独闯天下。已退休的李忠友好不痛心,年近八旬的他,义无反顾地为重振岳州扇事业四处奔走呼号。
他拄着拐杖来到自己徒弟唐立新家里,要他出山,组织岳州扇生产。话已说明,也不再重复,只是每天都来,一坐就是一天,就希望徒弟口里蹦出个“好”字来。可已在外贸生意里如鱼得水的唐立新实在不想重操旧业,现实太残酷了:岳州扇人李江丰因重办扇厂倒闭服毒身亡;钟莲英债台高筑无力偿还,只得浪迹他乡;李海丰扇厂倒闭负债累累,终日以泪洗面;郭光山因操劳过度引发脑溢血,只得终日含恨在床……
但那双希冀的眼睛、那端坐不动的神态告诉他,不出山,师傅是不会结束这种“请愿”行动的。
他答应了。2008年4月,岳州扇厂重新挂牌,师傅跟着徒弟上班了。
如果说,上个世纪,30多岁时妻子离世后,他不再续弦,把工厂当家,把岳州扇作情人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他拒绝了孩子们的孝心,也放弃了天伦之乐,而是把工厂当家,一腔痴情追求岳州扇再兴。他胃不好,也和工友们在厂里食堂吃饭;回家路远,就在厂里搭铺睡觉。
唐立新主外,跑市场、跑资金,厂里自有李忠友等一帮弟兄主持生产、创作。厂里慢慢地有了起色,产品畅销。热闹的时候,一个国家总统选举两派候选人的“广告扇”同时在这里制作。唐立新现在回忆起都觉得有味,他在那个国家订了150万把总统选举广告扇,到他检查产品时,竟发现另一方候选人的头像也上了扇子。是否错了,而且错得一塌糊涂?问原因,原来是竞选双方都在厂里订了150万把扇子。
这一年,李忠友过得很开心。
可终究是80多岁的老人,他病倒了。
他自知来日不多,就用最后的时间陪伴扇子,叫徒弟们给他在车间安了个铺,作为“病床”。他无法动弹,也没有说话的力气,就静静地躺着,看着人们下料、抓带、切头、上面、打边、检查、打包……脸上荡漾着笑意。他就在车间里告别人世,也告别了他一生钟爱的扇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