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连载|《石刻传奇》同业游说无果(70)

七十 同业游说无果

心动就行动,这是曾纪生奉行的人生信条之一。第二天一清早,他便急如星火地坐船赶往长沙。

锦文丽绣馆坐落在长沙八角亭,三层楼的门面呈现出老板的经济实力和商业的气派,门口两尊硕大的石狮,傲视门外的芸芸众生。

曾纪生正要跨进锦文丽绣馆时,一向自视财大气粗的谭老板竟然迎出门外来了,一见面便拱手为礼:“今天是哪阵和风,将曾少老板吹到寒舍来了?”

“不是南风,便是北风。”曾纪生笑盈盈地,“到谭老板这里讨杯茶解解口渴。”

“欢迎,欢迎,八抬大轿都接不来的贵客。”手执绣扇的谭老板相让,“请,请。”

英雄不问出处!如同战场崇拜英雄、官场承认上司一样,生意场上也只认成功者,而无论出身,哪怕你前世是叫化子。近一段时间以来,曾纪生的湘绣生意神话在长沙城传得风生水起,让长沙众多绣庄、绣馆的老板们闻听后羡慕不已。

眼下,谭老板见曾纪生亲自登门,自是喜出望外,忙不迭地命人上茶。

“真是后生可畏啊。”谭老板语意深长地说,“一趟生意便赚了一万多两银子呀。”

“哪里,哪里,托谭老板之福,小老弟沾借着你的福气,捡了个别人不要的‘漏子’,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两人相互客气地寒喧一阵后,曾纪生开始直奔主题了:“谭老板,小弟此番冒昧上门,意在送一套富贵,不知谭老板是否有意?”

“富贵?”谭老板闻听一惊,继而狐疑,生意人永远是竞争对手,何来的生意让给别人?作为锦文丽的老板,他可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这生意人给生意人送生意可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听闻。当然,他纵有千般疑惑,也不会在脸面上流露出来,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曾老板有什么好生意需要老兄帮衬?”

曾纪生打了个迂回战,话一溜便溜到南洋劝业会上去了。谈到了劝业会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说到了洋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那些洋人拿湘绣,根本不问价格,只要喜欢,开价便能成交。”见到谭老板听得入神,曾纪生话锋一转,提起了闯荡欧洲市场,参加意大利都灵博览会的设想。

谭老板正听得入了神,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南洋做湘绣生意之事,他猛然间一愣,继而醒悟过来,明白了曾纪生此行的真实目的。他没有马上接话,心里却如湘江涨洪水,波浪翻滚着。

作为生意人,他早就风闻欧洲人的生意好做,更重要的是如果将商品贩运过去那边,利润特别高。有一个多年做陶瓷生意的朋友,一次喝醉了酒不小心露出了口风,说那边做生意,一般都能有个十倍的利润,除去路上商品的损耗和路途风险的花费,最少能赚个四五倍的利润。他也曾动过念头去南洋,可独木不成林,何况几千里的路程,又是陆路又是海路,加之不熟悉南洋的人文地理环境,略有闪失便会血本无归。这个期间,同是湘绣生意场上肖小宝也曾鼓动过谭老板一起闯荡南洋,可谭老板嫌这个人太不稳重,婉言拒绝了。此次曾纪生重提此事,谭老板思索良久,却未将门关死:“曾老板有此宏愿,鄙人自当尽力。不过,合两人之力闯荡欧洲,是不是还小了点?”

“谭老板的意思是……”

“假若曾老板能多组织一些绣庄同去,声势岂不是更大?”

“哈哈,谭老板是想有钱大家赚?”曾纪生一听便明白了谭老板的话中之意,他一口应承了下来,“一言为定,联络的事包在我身上,谭老板三天后听消息。”

虽然曾纪生满口答应了谭老板的要求,但他对于谭老板提出的其他绣庄一起闯南洋之事,心里没有一点底。在长沙几个有名的绣庄中,肖小宝所开的长沙宏昌绣庄实力最为雄厚,与肖小宝谋划此事,无异于与虎谋皮。而绣品甚佳的锦文丽绣庄谭老板却又对这一趟去欧洲开拓湘绣市场心存狐疑,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没有几家有名气的绣庄同行,他是怎么也不会去的。

这两天来,曾纪生一直在长沙的几个绣庄间游说,但收效不大。他只得无奈地返回了雷公塘的曾家大屋,关上自家的门埋头闷想,看还有可能从哪条渠道组织更多的人,集合更多的资金和绣品去欧洲。

曾纪生心里有数,长沙湘绣闯欧洲,没有锦文丽绣庄的参与,是很难推动此次成行的。只要锦文丽绣庄的龙头一动,别的绣庄、绣馆会一哄而上,根本用不着他去费劲动员。要知道,商人最看重的是利,锦文丽的参与则让商人们能感觉到南洋生意的保险。试想,有了厚利和保险,那谁还不会去做?他本以为凭借曾家大屋在湘绣行业的实力,加之自己在南洋劝业会的生意业绩,劝说谭老板应该是“坛子里捉乌龟——手到擒来”之事,没成想,他磨破了嘴皮来进行游说,却只得到谭老板模棱两可的答复……

曾纪生想起张伯元在江宁劝业会期间透露的一个信息,即意大利正府早在1907年即照会当年的清政府驻意大利使臣钱念劬,邀请中国参加,然而回复意大利政府的信息是中国“拟不参会”。后来意大利商会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商品优秀,不参加这样世界性大展实在可惜,便婉言劝导张伯元动员民间丝绸、陶瓷艺术商家组织参会,并承诺其报名费和装橱费用由意大利商会代为缴付,商家只需承担运输和食宿费用。曾纪生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他不明白大家都为什么不愿参与。此时此刻他对清政府“拟不参会”的回函,完全理解了。

下期关注:重振湘绣雄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