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连载|《石刻传奇》之 赎当《荷鹤图》(77)

七十七 赎当《荷鹤图》

从军之前曾传玉所画的《荷鹤图》系成名之作,从军后以画换粮更是在安庆产生轰动影响。端澄知道那幅《荷鹤图》更是一幅画、绣双绝的鼎乘之作,既然其儿子参加国际博览会,《荷鹤图》必定在这次参展作品之列。因此向湖南巡抚传出话来说,“为了确保这次湘绣赴意大利参展,曾纪生我们一定会救出来,在方便的时候,本督想开开眼界,看看曾传玉的《荷鹤图》。”

话说得再明白不过,湖南巡抚的梁师爷早就听说端澄是京城当年有名的“三恶少”。梁师爷也清楚《荷鹤图》在曾传玉心里的地位,它其实就是曾家大屋的灵魂。因此,《荷鹤图》之事却甚难出口。

犹豫良久,梁师爷还是迟缓地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末了,他加补了一句:“看来,端澄大人很看重您老人家的《荷鹤图》啊!”

曾传玉虽处病中,脑袋瓜并不糊涂,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因为,《荷鹤图》此时已不在他手里,而是抵押在瑞华当铺了。

为下南洋,曾家大屋几近倾家荡产,要不,《荷鹤图》也决不会送进瑞华当铺去。如今,又遇上个铁心要《荷鹤图》的总督,曾传玉思索良久,毅然对梁师爷说:“老兄弟,麻烦你帮个忙。以湖南巡抚衙门的名义给端澄去封书信,就说《荷鹤图》不日送上。”

“您真的愿意用《荷鹤图》去交换?”梁师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他知道对于曾家来说,《荷鹤图》就是曾传玉的生命——与他家族的历史连在了一起,平时都是像宝贝似的珍藏着,他几次去曾家大屋,欲借机观赏这幅名绣《荷鹤图》,但总是被曾传玉借故而岔开了话题,而未能如愿。

而且,他也知道官场的规矩,放人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时日之长短而已,官司总会有个水落石出,只是有钱打点会将事情做得快些。

思索及此,他不放心地加补了一句,“给两广总督去信,小弟会尽力而为,只是?”

“你只管放心去信,纪生的命重要还是《荷鹤图》重要?老夫心中有杆秤。”曾传玉斩钉截铁地说。

曾传玉离开了梁府,当天下午即赶回了曾家大屋,晚上又吩咐谢冬梅将一幅唐伯虎的真迹找了出来,用绸缎包裹好。第二天清晨便在大孙子曾广君的护送下坐船进了长沙城。

当曾传玉乘着凉桥来到地处潮宗街的瑞华当铺时,当铺刚刚开门不久。

曾传玉颤微微地来到高高的柜台前,说:“请问一下,你们刘掌柜在吗?”

柜台内的伙计闻声一瞧,眼前的这位老人虽然满脸病态,但神色间透露出一种富态高雅,不敢怠慢:“您有事吗?刘掌柜就在后面的屋里。”

“七七乞巧成双对,牛郎织女喜相会,……”

正在哼着湖南花鼓的刘掌柜,一见两人走了进来,先是一楞,继而发问:“您是谁?”

“我是曾家大屋的曾传玉,有事找刘掌柜商量一下。”

一听是曾家大屋的,而且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曾传玉,刘掌柜的脸色顿时由惊讶转为喜悦,脸上也堆上了笑容。如今,曾家大屋可是在长沙城出了名,尤其是商界,那可更是如雷贯耳,谁不知道湖南巡抚衙门内的景恒楼?谁不清楚南洋劝业会上200套湘绣椅披的故事?谁没有听说过湘绣首闯南洋贸易的事情?

刘掌柜连声吩咐伙计上茶,并叮嘱:“上老爷喜欢喝的毛尖加芝麻茶!”

一见刘掌柜如此热情,曾传玉三两句寒暄过后,便步入正题,将欲借出典当的《荷鹤图》说了出来。

下期关注:“封窑”往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