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湘绣巨龙是如何出海腾空的?

 

julong.jpg

昨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湖南星沙湘绣城设计方案已于近期通过专家评审。来自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的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湘绣城总体规划思路很好,起点高,符合规划要求,特别是临街建筑造型现代,线条流畅。湘绣城建成后,必将成为星沙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评审会上,图龙设计公司代表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星沙湘绣城的设计背景,规划地域概况,建筑造型与风格等情况。长沙市锦龙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起大说,星沙湘绣城项目工程自今年8月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他说,湘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湘绣城建好后,可以把其他客户引入城中,共同把业务做大做强。他说,星沙湘绣城要把湘绣和轻纺一起做起来,市场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湘绣城不仅要建筑美,而且要人流旺,物流旺,市场更旺。

中南大学何学威教授认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湘绣城的建设要突出民族特色,要将其建设成世界级的刺绣大市场及文化艺术的殿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湖南湘绣与国际上其他绣种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长沙市文联党组书记曹伟认为,湘绣城不仅要建成湘绣产业的生产中心,也要建成湘绣研究中心、艺术展示中心、国际刺绣艺术交流中心和娱乐中心,做到寓艺术于娱乐,寓教育于娱乐,寓人才培训于娱乐。

省丝绸公司总经理陈替益认为,当前湘绣行业存在一个缺点就是艺术与产业脱节,他建议湘绣城的发展方向是:以外贸为龙头,以工业为基础,以园区为基地,以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为品牌,以旅游为辅助,以效益为中心。

湖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劲松说,2002年12月25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白庚胜来到湖南了解“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情况时,重点谈到了湖南湘绣,希望湖南省能够牵头,建立中国四大名绣博物馆,将长沙建设成全国刺绣艺术中心。湖南湘绣城的兴建,不仅可以凭借湘绣创造良好的效益,促进紧急发展。

长沙县县长黎勇指出,发展湘绣产业,兴建星沙湘绣城是长沙县政府2003年重点工程之一。发展湘绣产业,一是有政府支持;二是市场有需要;三是社会有要求,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四是产业有优势,包括文化品牌优势及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湘绣城总体规划思路很好,符合规划要求,沿街建筑门面造型很有特色,但市场部分要结合湖南长沙的传统,7憭Q学习沿海地区先进模式的经验,湘绣城里面的建筑造型和用材要讲究,也要做出特色,适当增加房屋间的距离。总之,经过评审修改后的湘绣城,一定能够成为长沙县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后 湘绣作为一种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已有两千
湘绣是湖湘文化的一朵奇葩,在长沙这片土地上,数万名心灵颗颗珍珠熠熠发光,湘绣城就像一根丝线,把上万颗珍珠串起来。当历史进入新世纪2000多年历史的民族文化精萃,开始恢复青春的活力。2003年8月全国最大基地——湖南城动工建设。2003年10月湖南星城与美国著名连锁企业“APISAI公司”签订营销合作协议,该公司将于明年4月进驻城。这艘由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联手打航母呼之欲出,它将加速驶向广阔的海外市场,向世界传播文化。

幼龙被困 路在何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旧体制交替之际,一批企业衰落,一批新企业崛起,长沙大大小小企业由最初的几十百家。1993年通投资集团董事长王龙霖产业发展情况作出调查后,拿出10万美元创办了湖南龙腾工艺服饰有限公司。公司以条屏、挂屏等装饰品为主。从产品模“复制”了当时行业老大长沙县湘绣厂。然而,长沙县湘绣厂于1996年倒闭。龙腾公司筋骨虽尚未强壮,但扩张步伐却迈得很快。在短短的时间内,公司在北京等10多个城市布下30多个营销网点,攻城掠地气势非凡。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公司的资金链很快亮起红色警报。仅有100的多万元资金分散在从生的漫长链条上。一件普通完工需要几个月,经历包装、运输、销售,资金回笼至少需要6个月。每月生产价值10万元的产品,只能回收1万余元。资金周转缓慢,紧紧扼住了龙腾公司的喉咙。

1994年,曾应明走马上任,出任龙腾公司总经理。公司出路在何方?走出去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曾应明曾任市外贸公司工艺部经理,任职期间,他结识了美国一公司驻长沙办事处主任唐振基。唐系美籍新加坡人。1993年春节,唐振基孤零零地留守长沙。曾应明从大年三十月一直陪伴着唐先生,让唐感激不已。作为回报,他邀请曾应新加坡他家访问。1994年11月,曾应明带上公司的样品在新加坡见了唐振基,唐振基的哥哥是新加坡大华银行的一位总裁,结识很多企业名流,曾应明顺势敲开了新加坡市场大门。

湘绣故事 引回大单

他带了一箱样品前往新加坡,换回了3万多美元,还签订了价值25万美元的订单。30天后,新加坡客户拿了货,龙腾公司15天后收了货款。曾应明发现了一个秘密:在新加坡销售产品,资金周转只需要45天,而国内至少需要6个月!产品出口海外市场资金回笼快,实际利润比在国内销售还要高。这一发现让他激动不已,猛然间,他看了从门缝中透出的希望之光。

当时大部分销往香港或通过香港转口销售,曾应明决心攻克香港市场。然而,他连一个香港人都不认识。当时,湖南外销由香港两家公司垄断经营。曾应明打听,两家公司的经理一位姓唐,一位姓廖。每当这两人长沙,长沙五大厂以及众营户,排着队要求见他们,有的甚至以能和他们握手为荣。龙腾公司成立不久,无法与五大厂正面竞争,曾应明想见这两位红人自然难上加难。关键时刻,他找了一位在长沙某厂供销科工作的甘科长。甘科长答应引见唐经理,但前提是甘某所请的客,由曾买单。1996年12月的一天,唐经理和行业有脸面的人物齐聚湘江宾馆。甘科长向唐经理介绍了曾应明,曾应明既没有得唐经理的电话,也没有送出自己的名片。酒足饭饱后,唐经理询问各公司的代表有何产品。一位姓杨的厂长拿出一幅《七鸭戏水图》,开价2000元。在座的代表俱是一惊。大家都是行家,知道这个价只够成本,明显的低价倾销。然而,唐经理却连称七字不吉利,只愿出1800元收购此弄得杨厂长十分尴尬。曾应明见状,抿嘴一笑,一字一句地:“唐先生,您如果嫌弃这幅话,我愿意出3000元买下此绣。”一言既出,四座皆惊,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唐先生有意压价。唐先生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初次谋面的曾应明会不识时务地从半路上杀出,便问他何出此言。曾应明原在厂任办公室主任,并于1986年出版了《湖南事》,便告诉他《七鸭戏水图》的故事。听完故事,唐老板对曾应明另眼相看,当即索书10本。第二天他所在的公司,仔细挑选了和传事内容相关一单价值200多万元。

熬过“寒冬”潜龙出海

1995年上半年,曾应香港,在九龙一带的商店逛了一圈后,发现这里有很多手袋店,脑中忽然灵光乍现,为什么不把手袋上来,生产日用品呢?一场产品转向的风暴悄然酝酿成熟。1995年,龙腾公司大规模压缩装饰品生产,大量生产日省内其他厂还对龙腾公司的“下层路线”不以为然。没想到,到了1997年,湘绣企业经历了一次“生死劫”,由于市场萧条,一年之内,几十家企业破产倒闭,有的只好转产。龙腾公司及时调整了产品战略,得以顺利地熬过“寒冬”。到了2000年,“春天”来临,境外公司大量预订龙腾公司的产品,2001年香港一家公司一次要了10万只手袋。日用绣品在美国、日本、韩国市场供不应求,这一招把其他厂家打蒙了。还没等他们完全反应过来,龙腾公司又接连推出日拖鞋、围巾、披肩等,产品一上市,便受消费者的追捧。到现在为止,公司已推出多100个日常湘绣品种。

2000年8月4日,曾应明随考察团抵达美国。他和几位团员一家服装店参观时突然发现,这里挂着的一款婚礼服竟由龙腾公司生产。不过,它贴着广东一家公司的商标。原来,它是广东公司委托龙腾公司加工的。一问价格1300美元一件!曾应明告诉店主,这件衣服,由他们来做,成本才200美元。店主这么便宜,当即要求与他合作。此后,店主给曾应明介绍了许多美国朋友,龙腾公司随即撬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2001年广交会上,一位日本客商多次往返龙腾公司展位旗袍爱不释手,但因嫌价格太高谈不拢。曾应明只好亲自出马,与之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如今,日本已成为龙腾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场,龙腾公司自己也组建了一个拥有80多台高速平缝机的服装车间,可月产旗袍2万件,向产业化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迅速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龙腾公司在国内市场大步后撤,实现战略转移。公司撤销了国内所有的营销网点,产品不再内销,集中人力和资本开拓海外市场。2000年,龙腾公司的产值从成立之初的多80万元跃升至上千万元,并且完成了两大战略转移:从国内市场完全转移至海外市场,从装饰品生产转移日用品生产。前者大大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后者则为龙腾公司开辟了广阔的征战空间。

借力发展 锦龙飞腾

随着海外战略的成功,龙腾公司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如公司规模较小,人才捉襟见肘。龙腾公司期盼着第二次腾飞。由于公司生产能力只能满足海内外客户的三分之一的需要量,公司不得不放弃一些小客户,重点满足大客户的需求。这种“抓大放小”的无奈之举,不料成就了一段“姻缘”。

现为长沙市锦龙丝绸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的何国庆原是台湾金霞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告诉记者,2002年10月,他订了一批货。由于种种原因,这批货最后没有收取。在讨论还定金时,曾应明看他很有感情,便告诉他长沙县政府在发展产业方面将有大动作,问他有无兴趣一起把做大做强。何早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2003年春节刚过,何国庆就飞长沙,加盟龙腾公司。

2001年,龙腾公司在金霞港附近买了20亩地,图谋发展。然而了2002年7月,此地已无法满足公司需要。正当龙腾公司为此困扰时,年月长沙县县长黎勇提出振兴产业的设想,并亲自湖南龙腾工艺服饰有限公司调研,要求把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加以发展。他鼓励曾应明打消顾虑,放手发展。但他表示,政府部门没有资金可投,只能采取市场化的运作。他向曾推荐了星沙这块宝地,并先后三次亲自与韩国客商谈判,在今年的全国“民交会”上,又把城作为重点项目推出,并与韩国高丽会社的社长签订了湖南城项目合同。

其实早在1998年,林起大就曾经委托曾应明加工韩服。以后几年,两人一直保持着良好商业往来。现为长沙市锦龙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林起大告诉记者要适应海外市场的需要,关键是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合输入国人们的消费要求。要做这点产品的质量是第一位的。让他感放心的是,公司产品质量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2003年10月,由韩国高丽会社、龙腾公司、金霞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长沙市锦龙丝绸有限公司成立,曾应明任新公司的总经理。新公司整合了龙腾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高丽会社和金霞公司的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2003年8月9日,占地近亩湖南星沙湘工。如今,新成立的锦龙公司已经成为全省行业一支精锐力量,正不断开拓海外市场。随着湖南星城的竣龙必将腾空吟万里。

 
 
(稿源:长沙晚报)
(作者:邓伟进)
(编辑:王彦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